谌龙的第三次世锦赛之旅,终于捅破了“窗户纸”,收获了沉甸甸的金牌。这枚金牌让谌龙重新认识了自己,确定了自己在中国羽毛球队的位置。 一直以来,谌龙都被誉为是林丹的“接班人”,可因为战绩起伏,在大赛上始终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表现,多次遭受质疑。今年5月汤姆斯杯的失利,更是让这种质疑达到顶峰。其实,从技战术角度来说,虽然四平八稳的打法有些争议,但谌龙全面的技术和出色的防守能力,是其他选手不可比拟的。在本次世锦赛之前,谌龙曾与李宗伟在国际赛场相遇17次,谌龙8胜9负稍处下风,但这足以证明他早已具备了世界顶尖水平。 实力已经达到,为何总是在世界大赛的表现不让人放心呢?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,主要是来自心理。谌龙在中国羽毛球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?拿到世锦赛金牌之前,或许谌龙自己也不清楚。因为有林丹的存在,谌龙在队里都是扮演二号或三号的角色,挑大梁的意识并不强烈。而当林丹缺阵时,他就必须以新一代领军人物的姿态出现,这种位置的变化需要一个接受过程。而接二连三的失利,也会让他怀疑自己,究竟适不适合挑大梁。 所以,在汤杯失利,遭受质疑的时刻,这个世锦赛冠军来得恰到好处。缓解了信任危机,提升了自信心。而在经历了汤杯比赛失利,承受很大的压力之下获得的成功,更是弥足珍贵,有利于他今后的成长。将来再面对困难时,他能够摆正心态,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。 同时,世锦赛冠军不同于团体赛冠军,在中国羽毛球队获得团体世界冠军的人不少,但是能够摘得单项世锦赛金牌的队员并不多,尤其是男单项目。目前在中国羽毛球队中,除了林丹,就是夏煊泽和陈金两位教练。世锦赛金牌,会让谌龙的自信心得到巨大提升,证明他已具备成为领军人物的素质,今后会重新定位自己在队伍中的作用——核心。 对于谌龙来说,决赛完胜李宗伟,首次夺取世锦赛冠军,是巨大的激励,也将成为他运动生涯的一个新的起点。谌龙自己称之为“梦想的新起点”。而那个“梦想”无疑就是成为奥运冠军,成为大满贯球员。 当然一个世锦赛冠军,还不足以说明谌龙开启了一个新时代,但他未来还有漫长的路去证明自己。